版權聲明:本文由有機硅商城平臺原創,未經授權請勿轉載,謝謝配合!
導讀
5月過半,市場仍深陷探底漩渦中無法自拔,金屬硅也在單體廠疲軟拖累下,價格重心被動下移,421#報價15900-17000元/噸,豐水期即將來臨,金屬硅易跌難漲!成本端不利,中下游也難尋亮點,不少企業對市場高預期落空,信心嚴重受挫,基本持幣觀望,因此單體廠明跌、暗跌一起來,山東個別單體廠先連跌700,周五回彈200,截至15日,DMC報價14300元/噸,其他單體廠也無法淡定,報價下調至14500-14800元/噸,實盤成交均向低價看齊,直逼14000大關!
上周來看,報價低位的企業訂單有小幅增長,但收獲的訂單多為剛需采購,投機性囤貨未見跡象,單體廠整體貨源仍非常寬松,減產降負被迫升級,個別停車裝置延期重啟,由此可見,市場還沒有那個扭轉乾坤的爆點,曠日持久的“熬鷹”行情正在進行中,就看誰熬得過誰!(原創編輯,未經授權請勿轉載)

重啟、停車交叉運行,維持低開工率
山東地區:1家8萬噸裝置正常運行;1家60萬噸裝置一期停車中;1家15萬噸裝置長期停車;
華北地區:河北20萬噸裝置降負運行;內蒙古1家20萬噸裝置降負運行;一家24萬噸裝置停車中,計劃月底重啟;
華中地區:湖北裝置36萬噸裝置開二停一,負荷5成左右;
江浙地區:1家12萬噸裝置恢復重啟;1家18萬噸裝置降負運行;1家50萬噸裝置局部降負運行;張家港40萬噸裝置恢復重啟;
西北地區:新疆140萬噸產能,局部裝置降負運行;
西南地區:四川18萬噸裝置正常運行;云南20萬噸裝置開一停一;
總體來看:上周張家港、浙江兩家裝置恢復重啟,國內單體裝置開工率為60.06%,周環比上漲3%,本周江西50萬噸裝置計劃年度檢修30天左右,內蒙古、山東2家裝置延續停車,后續仍有5-6家保持降負運行,低開工率在二季度成為常態。

107膠、硅油積極跟跌,剛需成交
107膠市場:上周107膠下跌運行。截至12日,107膠市場報價15000-15500元/噸,周跌幅3.17%。從供應端來看,大環境不佳的背景之下,硅酮膠廠主要以銷定產運行,控制庫存風險,107膠消化周期放慢,庫存壓力日益升溫,導致無法暗中走貨,單體廠迫于無奈,再度明跌刺激出貨,據我們了解,低位成交促進一波剛需補倉,當前107膠庫存有所下降,但對供需矛盾緩解仍不足。

需求端:上周硅酮膠采購熱情一般,以剛需補庫為主,同時終端下游房地產、家裝市場恢復不如預期,進一步牽制107膠行情。在國家政策刺激下,商品房銷售面積降幅收窄,銷售額由降轉增。但從新開工面積、房地產開發投資以及土地購置面積等數據來看仍不理想。而大熱點光伏膠難以覆蓋107膠供應量。短期來看,硅酮膠企業壓價詢盤為主,小批量補倉,囤貨需求仍在等待上游混戰后再來撿漏。
本周來看,多方利空繼續博弈,部分廠家排庫意愿明顯,以價換量的戲碼層層推進,不過隨著每跌一步,壓力就升一級,終究有人扛不住放棄跟跌,預計本周107膠弱穩運行,局部暗跌!

硅油市場:上周硅油市場下跌明顯,在龍頭廠帶領下,硅油跌至16500-17500元/噸,周跌幅4.23%。從供應端看,首先,DMC競價下跌,硅油成本端支撐減弱;其次,張家港裝置陸續重啟,硅油供給量增加,外資巨頭硅油低價沖擊,目前外資品牌硅油代理商報價17500-18500元/噸,周跌幅1.37%。短期來看,國內硅油企業受成本與外資巨頭雙重壓力,經營壓力升級。據我們了解,五月已過半,多家硅油廠表示接單量較4月份明顯吃力,由于價格再創低點,硅油企業盈利受阻,主動減產開始增多。

需求端方面,硅油企業表示終端成交情況不佳,部分行業有價無市,采購也是按需進行,下游領域建筑、印染、日化等市場均窄幅下行。硅酮膠方面,市場開工較穩定,但出貨壓力較大,觀望情緒較濃,隨用隨采儲備。印染、日化企業的夏季開機率不高,對硅油的采購量有限。出口方面,雖然出口數據正在回升,但出口單價持續下探,從外資巨頭在國內低價沖擊,可以看出海外市場同樣內卷化。
綜合來看,近期DMC似有穩價意向,但需求沒明顯改善前,硅油市場難有操作空間,保持弱穩運行,隨DMC調整而調整。


廢硅膠、裂解料雙雙躺平
裂解料市場:新料不斷跌破心里防線,裂解料只能袖手旁觀,部分被洗牌出清,部分仍在開工的盡量謹慎操作。從當前廢硅膠價格來看,制品廠自相矛盾,一邊看跌混煉膠一邊卻堅挺廢硅膠,低于5000的毛邊市場收貨廖廖無幾,而裂解料廠在新料沖擊下,毛邊超過5500就拒絕采購,廢硅膠回收商就在這三五百塊的空間艱難出貨。目前裂解料DMC報價13500-13800元/噸(不含稅),與新料含稅價相比仍無優勢。
短期來看,廢硅膠回收商和裂解料企業雙雙躺平,不過裂解料企業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洗牌,對廢硅膠采購有一定商談空間,虧損幅度也有所把控,而廢硅膠回收商不容樂觀,倉庫里一堆堆的高價毛邊,早拋晚拋,大概率都是要拋。

生膠明跌700、混煉膠低價競爭
生膠市場:上周生膠市場重心下行,龍頭廠明跌700報15300元/噸后,其它生膠廠紛紛跟進。截至12日,生膠市場報價15000-15500元/噸,周跌幅3.17%。混煉膠企業適量剛需補貨,由于自身仍有庫存未消化,且對生膠走勢仍不看好,囤貨情緒未被激發,整體來看,生膠成交氛圍仍有待改善。
目前整條產業鏈生膠虧損更多,因此部分單體廠生膠產線降負較多,本周又有大廠進入檢修期,有利于改善一部分供需失衡,預計后續降幅有限,不過維穩狀態下,混煉膠企業恐怕難為所動,按需采購為主。預計短期內生膠市場偏弱盤整為主。

混煉膠市場:生膠下跌,混煉膠也跟隨下跌,不過部分混煉膠早就提前搶跑,上周跌幅相對較小,目前常規硬度的混煉膠主流報價14000-14500元/噸,低價競爭格局下,成交價仍較為混亂,今年一季度混煉膠尚有一絲盈利空間,二季度普遍反映艱難,主要受需求情況疲弱拖拽,從廢硅膠收貨廖廖無幾可以看出,制品廠訂單不多,部分制品廠為提高開機率,加工單價一壓再壓,雖說也有一部分熱銷產品,但僅能帶動少量混煉膠企業,整體消化速度不佳,對混煉膠補貨操作力度滯后。短期來看,混煉膠市場在成本與需求雙重打壓下,缺乏有力支撐點,部分企業為了一點點利潤,仍會鋌而走險提前搶跑。

市場預測
綜合所述,有機硅市場供需矛盾仍存,且經過節后市場的需求負反饋,上周市場價格繼續表現探底走勢。5月11日,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,4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.1%,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3.6%,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3.8%。各項數據表明國內終端消費市場仍是喜憂參半,但最重要的依舊是實際需求不足問題。
目前國內有機硅市場正步入出清階段,各單體廠虧損幅度較大,停產檢修規模增加,供給存在收縮預期,然而終端需求持續低迷,抄底以及囤貨需求幾乎絕跡,有機硅市場進入持續去庫存階段,DMC繼續承壓。


因此在供大于求將長期存在的情況下,中下游企業基本采用“低庫存、降成本、保現金流”的策略,而對于單體廠來說,當下就象一場“熬鷹”行動,一季度的業績報已窺見一斑,產業鏈完善且多元化的仍保持盈利;二季度而言,西南地區豐水期漸至,金屬硅有望持續走跌,龍頭廠的優勢也相應削弱,對有機硅發起價格攻勢將受到較大阻力,但為了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,只能不停地擊穿對手心理支撐,目前已有一家單體廠停車8個月,下一家被逼停的又是誰?
總而言之,有機硅行業的馬太效應將會不斷顯現,從上游至下游的全產業鏈都將呈現強者愈強、弱者愈弱的局面。(以上分析僅供參考,交流之用,不構成所涉商品買賣建議)

5月15日有機硅市場主流報價:
有機硅DMC
新 料:14300-14800元/噸 (凈水含稅)
裂解料:13500-13800元/噸(不含稅)
有機硅D4
15500-16500元/噸(凈水含稅)
107硅橡膠(常規粘度):
新料:15000-15500元/噸(凈水含稅)
二甲基硅油(常規粘度):
國產:16500-17500元/噸(含稅含包裝)
進口:17500-18500元/噸(含稅含包裝)
裂解料:14500-15500元/噸(不含稅)
生膠(分子量45萬-60萬):
15000-15500元/噸(含稅含包裝)
沉淀混煉膠(常規硬度):
14000-14500元/噸(含稅含包裝)
廢硅膠(廢硅膠毛邊):
5000-5300元/噸(不含稅)
國產氣相白炭黑(200比表面積):
中低端:15500-20000元/噸(含稅含包裝)
高端:24000-26000元/噸(含稅含包裝)
硅橡膠用沉淀白炭黑:
6800-7200元/噸(含稅含包裝)
(成交價有高有低,需自行與廠家詢盤確認,以上價格僅供參考,不做任何成交依據)
免責聲明:本平臺所發布信息僅供參考閱讀,不構成交易依據,本平臺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,只按現有狀況提供企業宣傳、行業資訊的平臺服務,本平臺不涉及任何有機硅產品交易,如有有機硅產品交易而產生的糾紛,由相關各方承擔,本平臺概不負責!